钢结构货架是高层货架存储区中存放货物的主要设备,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及整体稳定性,而且尺寸要求精度高,并满足抗震要求。本系统货架采用可调横梁组合式货架,由货架片、载货横梁和加强支撑杆件等组成,插接联接,高度可调,调节间距为75mm,货位高度在必要时可进行调整。运输及安装较方便,组合式货架主要满足立库设备长期自动运行的需求。
结构特点
货架主要由货架片(立柱)、横梁/牛腿、顶部纵横梁、加强筋等组成。仓库的产生和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生产和技术发展的结果。50年代初,美国出现了采用桥式堆垛起重机的立体仓库;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现了司机操作的巷道式堆垛起重机立体仓库;1963年美国率先在高架仓库中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建立了第一座计算机控制的立体仓库。此后,自动化立自动化立体库在美国和欧洲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专门的学科。60年代中期,日本开始兴建立体仓库,并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成为当今世界上拥有自动化立体库最多的国家之一。对立体仓库及其物料搬运设备的研制开始并不晚,1963年研制成第一台桥式堆垛起重机,1973年开始研制我国第一座由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立体库(高15米,机械部起重所负责),该库1980年投入运行。到2003年为止,我国自动化立体库数量已超过200座。立体仓库由于具有很高的空间利用率、很强的入出库能力、采用计算机进行控制管理而利于企业实施现代化管理等特点,已成为企业物流和生产管理不可缺少的仓储技术,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立体库,也叫自动化立体仓库,物流仓储中出现的新概念,利用立体仓库设备可实现仓库高层合理化,存取自动化,操作简便化:自动化立体仓库,是当前技术水平较高的形式。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主体由货架,巷道式堆垛起重机、入(出)库工作台和自动运进(出)及操作控制系统组成。货架是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或结构体,货架内是标准尺寸的货位空间,巷道堆垛起重机穿行于货架之间的巷道中,完成存、取货的工作。管理上采用计算机及条形码技术。
自动化立体仓库其优越性有多方面的,对于企业来说,可从以下得到体现:便于形成先进的物流系统,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 传统仓库只是货物储存的场所,保存货物是其唯一的功能,是一种“静态储存”。自动化立体仓库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物料搬运设备,不仅能使货物在仓库内按需要自动存取,而且可以与仓库以外的生产环节进行有机的连接,并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和自动化物料搬运设备使仓库成为企业生产物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外购件和自制生产件进入自动化仓库储存是整个生产的一个环节,短时储存是为了在指定的时间自动输出到下一道工序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一个自动化的物流系统,这是一种“动态储存”,也是当今自动化仓库发展的一个明显的技术趋势。